滾動(dòng)軸承的種類(lèi)形式多,尺寸范圍廣,為選擇對達到設計目的最為合適的軸承,需要從機械的使用條件、對軸承的性能要求、軸承周邊的規格參數直至市場(chǎng)性和經(jīng)濟性等多方面進(jìn)行綜合分析。
由于一般先確定軸徑再選擇軸承,因此要先以軸承內徑為基礎并考慮軸承的安裝空間及配置方式等條件,初步確定軸承的型式;其次,分析比較“機械要求的軸承壽命”與“按軸承負荷計算的軸承壽命”確定軸承的尺寸;最后再根本需要確定精度等級、內部游隙、保持架、潤滑劑等軸承內部結構。
選擇的一般步驟為:
1、軸承型式與配置的確定。(參考的因素有:軸承的安裝空間;軸承的負荷大小、方向和性質(zhì);轉速;旋轉精度;噪音與摩擦扭矩;剛性;內圈與外圈的相對傾斜;安裝與拆卸;軸承的配置;市場(chǎng)性與經(jīng)濟性)。
2、軸承尺寸的確定。(機械要求的軸承壽命;當量動(dòng)負荷;當量靜負荷;轉速;軸承的主要尺寸;基本額定動(dòng)負荷;基本額定靜負荷;允許的軸向負荷)。
3、精度等級的確定。(旋轉精度;噪音與摩擦扭矩;轉速;軸承精度)。
4、配合與內部游隙。(負荷的大小與性質(zhì);運轉時(shí)的溫度分別;軸與外殼的材料、尺寸和精度;配合;內圈與外圈的溫差;轉速;預緊力;軸承精度;軸承內部游隙)。
5、保持架材料與型式。(轉速;噪音)。
6、特殊環(huán)境對應措施。(介質(zhì)條件,如溫度、海水、真空、藥品、粉塵、煤氣、磁場(chǎng)等;特殊材料;特殊熱處理;特殊表面處理;潤滑劑)。
7、潤滑方式、潤滑劑與密封裝置。(使用溫度;轉速;潤滑方式;潤滑劑;密封裝置;軸承的極限轉速;潤滑脂壽命)。
8、安裝與拆卸方法及安裝相關(guān)尺寸。
9、軸承及其周邊規格參數的最終確定。最終獲得性能滿(mǎn)足要求的軸承。